林作新 亞洲家具聯合會會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最近遇上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我到上海一家具展館,找臺灣來的設計師聊天,恰巧他有訪客,讓我也參加。訪客是一對意大利夫婦,帶了一個翻譯。在他們交談時,我翻閱了那意大利人帶來的古典家具。
我那設計師朋友,認為意大利目錄里的設計太老式,和其他意大利廠家的樣式大致相似,因此建議由他自己設計,讓意大利人制作成家具再返銷回中國。
我用十分簡易的英語解釋給那對意大利夫婦聽。那老頭先是一愣,然后毫不遲疑地搖頭,一連串的不可能,不可能!我那設計師朋友,一直向他們解釋,中國市場要什么,并且拿出他自己設計的圖紙給他們看。
解釋半天,那對夫婦說:“在意大利生產太貴了,而且我們的工廠,只有不到十個工人”。我那朋友還是不依不饒,反駁說:“意大利目前都是在埃及等國家加工,然后送回意大利,最多貼上標簽,為什么會貴?為什么做不了?”他甚至坦白地說:“因為中國市場、中國人迷信意大利品牌,所以我才建議這樣做!”
那對意大利老夫妻收回他們的目錄,像被打敗的斗雞,拎起那厚厚的皮包倉惶地走了。我的朋友一臉茫然,他不明白為什么工廠不能依照客人的需求生產。“他們賣的是中國市場,當然必須根據這里的市場需求來設計。”
他大概是忙于工作,兩耳不聞窗外事,不知道意大利人自以為他們的設計優越,一向只讓中國的廠家給他們貼牌生產,現在讓他們生產中國人的設計,那是超乎他們的想象的。
其實在中國,還有很多家具公司依照美國的尺寸生產,供應中國市場呢,上床還得小凳子。如宜家初到美國市場時,一切依照瑞典的設計,窄窄的單人床,淺淺的碗碟柜等等,美國人不甩他,三年虧了五億美元,只好找美國當地的設計師重新設計,才能賣。
盡管今天的米蘭展,那些古典家具的設計,千篇一律,幾十年不變,但那些依然是他們的昔日余暉,是碰不得的。
意大利人如此地抱殘守缺,他們在中國市場,是難有作為的。因為他們目前的質量,只剩下國家整體的品牌,而這整體品牌之下的中國消費人不認識的個別的品牌的背后,是一間間十人左右的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