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的參與調查者希望買到的是“原裝進口”
75%的參與調查者表示不會購買“A貨”(高仿)家具,在購買時會認準原產地,如果是沖著“進口”的名頭而購買,那就一定要買到原裝進口的家具。14%的參與調查者表示自己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忽悠”了。僅有7%的參與調查者表示自己只是沖著樣子購買,不在乎產地在哪里,甚至會主動尋找A貨家具。
而針對于家居商品的原產地信息,47%的參與調查者認為,自己會主動關注,但是對于標出的信息會持懷疑態度。4%的參與調查者認為原產地信息無關緊要,不會關注,也不在意進口家具是否真的產自于國外。
分析:對于打出進口標簽的家居商品,消費者之所以購買的首要原因還是因為“進口品”。因此,是否真正進口就成為了大多數消費者最關注的問題。但是,消費者自身的辨識能力有限,而出于各種原因,消費者對于商家和品牌的信賴程度也有限,因此如何辨別生產地是否真正來源于國外,就成為了阻礙消費者購買和購買之后的大難題。
●54%的參與調查者不識海關報關單
20%的參與調查者表示不清楚也不在意在購買進口家具時需要核實的海關報關單,54%的參與調查者則表示不知道需要核實海關報關單,而在如何看懂報關單的問題上也不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12%的參與調查者表示,對于報關單完全說明進口家具身份的能力仍存在質疑。
39%的參與調查者會查詢進口品牌的相關網站,但是出于語言等障礙,查詢的過程中會遇到問題而無法準確收集有效信息。
分析:對于如何驗證品牌是否來源于國外、商品是否真正進口的問題,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特別是剛接觸進口家具的消費者,更有“倆眼一滿兒黑”的不安全感。品牌提供更多真實可靠的信息,監管部門、綜合性賣場給予指導性信息,對于消費者的正確選擇,可以起到很重要的輔助作用。
●僅6%的參與調查者相信導購
6%的參與調查者表示可以相信導購,認為他們的話聽起來“很有說服力”,同時35%的參與調查者對品牌銷售人員持懷疑態度,認為導購會出于種種原因提供不實的信息。六成參與調查者直接表示無法相信導購的話。
分析:進口家具導購的信譽度堪憂。站在對于進口品牌不了解甚至首次聽說的立場上,當下的消費者大多持懷疑的態度,而并非品牌宣傳什么就相信什么。特別是在該品牌在國外的影響力、企業規模、檔次等問題上,消費者表示質疑。而此時導購過于主觀、努力提升品牌形象的言辭,容易使消費者聽著感覺“不實在”。
雖然“達芬奇家具事件”尚處于調查階段,但其中涉及的眾多國內“洋家具”可能存在的隱性問題卻令其心里發毛,如果不考慮進口產品的話,什么樣的國產家具值得看一看?
的確,很多消費者并不是一定購買進口家具,只是因為他們對中國品牌家具不太了解,并心存質量環保等方面的顧慮。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家具其實并不差。制造工藝提升,創新意識加強,還抱有針對國人量身定制的體貼態度,盡管中國品牌和擁有上百年歷史的國際家具品牌相比還有一段距離,但不能忽略的是,國內品牌家具具有很大發展空間,且一直在努力前行。
據了解,引入高端生產設備,投入更多成本為中國家具原創培育土壤,根據實際居住狀況對家具做出改良,不少國內家具品牌近年來為了讓消費者使用性價比高的產品的步伐從未停歇。作為像鄭女士一樣徘徊的中國消費者群體,不妨靜下心來看看國產家具的用心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