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左右沙發專賣店里買的茶幾和電視柜竟然是“文化龍”牌!”連日來,本報對市民李先生和向先生因買到紙質茶幾和電視柜而怒砸家具的事件進行連續報道后,目前該事件已獲得妥善處理。不過,左右沙發廠家在聲明中提到,李先生和向先生在其專賣店內購買的茶幾和電視柜并不是左右牌。而記者在隨后的調查中也發現,家具專賣店里賣其他品牌的現象非常普遍。那么,這種打著知名家具招牌卻摻雜售賣他牌家具,“掛羊頭賣狗肉”的做法合理合法嗎?
起因
左右專賣店賣起“文化龍”家具
10月12日,本報以《兩歲娃一腳將茶幾踢出缺口》為題報道對市民李先生和向先生因買到紙質茶幾和電視柜而怒砸家具的事件進行報道后,左右家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洪曉山10月13日連夜從深圳總部趕到長沙調查處理此事。
經調查,左右沙發深圳總部確認,被質疑的電視柜和茶幾是好百年家居左右布藝沙發系列專賣店商家自行采購,由四川成都海派家具廠生產,商標為“文化龍”,產地是四川彭州。該產品不是左右廠家生產的,也不是左右牌。
不過,因為銷售單據上沒有注明銷售電視柜和茶幾的品牌和材質屬性,而消費者和商戶又各執一詞,現在也無從核實。洪曉山表示,總部會介入處理,“無論這個產品是否是左右品牌,是否左右制造,只要是左右的店里出售的產品,左右公司會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前提下,承擔應該承擔的責任”。
暗訪
專賣店“混賣”店員不主動告知
雖然左右沙發廠家積極介入了事件的處理,但記者在隨后的調查中發現,家具專賣店賣他牌家具的現象依然普遍存在。
昨日下午,記者前往市內多家知名家具賣場,佯裝購買家具。在此過程中,記者一共光顧了6家品牌家私專賣店,其中5家在銷售其他品牌的家具,5家中有3家沒有主動告知。
在一家知名沙發專賣店中,記者注意到,有三種品牌的沙發(各自小商標上有不明顯標注)在同時銷售,這些沙發風格樣式相似,每套價格7800元至45000元不等。店員在向記者介紹產品時,并沒有提及他們分屬不同品牌,銷售標簽上也一律注明為“沙發”。當記者佯裝發現品牌不一時,店員才解釋其中兩種為主品牌的旗下品牌,為子公司生產。
在某實木家具專賣店,銷售的家具材質分別為赤槐、柞木和橡膠木。店員在向記者推銷商品時,告知這三種不同木材的家具由三家不同廠家制作,品牌也各不相同。“本來我們這家店代理的是這個柞木品牌,但價格太高,很多消費者接受不了,我們就加進了另外兩個品牌,您可以根據您的喜好和消費水平來選擇。”店員介紹到。
調查
專店銷售他牌商品成行業通病
“家具品牌加盟店未經授權銷售其他品牌的家具、配飾,已經成為了行業通病。我們不允許銷售其他品牌商品,不過相關條款并沒有寫進合同,通過此事看到了公司自身在渠道管理上確實還有一些不足和漏洞,我們將在全國各地的專賣店展開排查,糾正左右專賣店銷售他牌商品的行為。”左右家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洪曉山表示。
對于部分家具專賣店熱衷于售賣他牌家具的做法,深圳家具行業協會陳立透露了其中緣由,“如果要專賣店完全專賣,必須要求廠家能夠提供所有的相關產品,家具品類很多,這樣做不現實。那么只能代工貼牌。但是即使是貼牌的產品,也不一定能夠很好地滿足顧客的搭配需求,所以專賣店為了更好地達成銷售,才拿出其他品牌的產品來搭配。當然,不排除有部分商家是為了謀求高額利潤才有這樣的舉措”。
“廠家希望采取能夠更好滿足顧客的服務方式,所以對于經銷商‘混賣’的做法也常常會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陳立坦言,由于廠家和經銷商并不是上下級關系,而是合作關系,所以廠家在監管方面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漏洞,這也是目前大多數家具生產廠家在管理上的弊病。“只有很強勢的企業才可能嚴格管理,但也不可能做到不出問題”。
提醒
留個心眼不要輕信專賣
在廣大消費者眼里,專賣店特別是冠名為特定品牌的專賣店,是指銷售專一品牌產品的經營場所。不過,對于專賣店不專賣的現象,工商部門的監管范圍也是有限的。
按照我國相關法規,只要經營者所經營的產品不超出營業執照核定的經營范圍,或者廠家與經銷商簽訂的合同中沒有明確提出排他性,專賣店不一定非要專賣,專賣與否是企業自主經營行為。芙蓉區工商局東屯渡工商所所長陳欽就表示,在“左右沙發”事件中,由于左右布藝沙發專賣店工商登記的是家具銷售,并沒有明確規定只能銷售左右品牌的商品,所以工商部門暫時無法追究其責任。
對此,消協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在品牌專賣店購買商品時,要充分利用消費者的知情權,問清自己所購買商品的具體情況,避免誤購其他品牌商品。商家在推薦產品過程中,應該主動向消費者明示,不能借此誤導。如果消費者發現專賣店以專賣為幌子,出售假冒偽劣商品欺騙消費者,可向工商部門舉報。
記者手記
期待商家更誠信監管更細致
專賣店賣其他品牌的現象遠遠不止存在于家具行業,在建材、服裝、甚至食品等領域都是屢見不鮮。雖然按法律規定,專賣店可以賣其他品牌,但部分商家打著專賣店的名頭,卻不向消費者說明你買的很可能是“掛羊頭”的雜牌的行為,就嚴重傷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也深深影響自己的品牌形象。
這套商家愛玩的“把戲”,其實不難看穿。作為消費者,惟有仔細再仔細、謹慎再謹慎、辨別再辨別,并將你的疑問、商家的承諾白紙黑字寫進合同。但真正解決根本問題的方法,仍然需要商家把“誠信經營”的理念滲透到骨子里;主管部門把監管做得再主動細致一點。只有這樣,消費者的權益才能真正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