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當記者走進南安官橋鎮泉南創業園的標準廠房園區,還以為是來到了高級住宅區。整個園區建筑風格素雅大方、窗明幾凈,道路寬闊筆直、綠樹成蔭;走在路上,聽到的不是機器轟鳴,而是鳥語嚶嚶。
平和的場景背后,是艱難曲折的市場定位摸索。創業園負責市場營銷的陳總監透露:“國際金融危機時,創業園建設一度停滯,加上當時的規劃定位是家居生產基地,招商效果不盡如人意。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后來想到泉州以中小企業聞名,不能只局限于家居企業,其實只要是環保型、產值高的企業我們都可以為他們提供服務。而且各種企業都需要工人,尤其是勞動力密集型的企業,如何為企業留住工人又能夠將創業園做出特色,讓工人有地方住、有地方玩,應該是創業園未來的方向。這樣一來,思路打開了,想法也漸漸成熟并付諸實踐。”現在,創業園按照國際廠房建筑標準來建設的28棟廠房,已經容納了20多家中小企業入駐,員工達5000多人。
新思路化解了困境,也帶動了新模式的成型——說是工業園,又配套住宅區和商業區,說是商品房,又跟28棟標準廠房在一起。總結起來,就是生產區、生活區、商業區相互配套,建成集生產、購物娛樂休閑、居住和商務辦公為一體的創業園。泉南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將這定義為華融模式。
陳總監介紹,華融模式一方面通過生產區吸引產業工人,因為他們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可以在促進產業工人本地化的同時帶來經濟效益。另一方面,為幫助中小企業成長,對于持有優質技術、專利、項目的個人、團體或創業企業,創業園樂于提供包括廠房、商務設施、管理咨詢、專業技術等各項創業亟須的核心要素,幫助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節省時間、少走彎路,營造創業者的集群效應,使新興的中小企業迅速長大、形成規模,從而帶動就業、稅收以及城市建設。
可喜的是,思路轉變帶來了創業園的不斷壯大。“過幾天,我將要飛往香港和馬來西亞,一是繼續招商,再一個是洽談休閑娛樂設施項目,創業園的經營正在慢慢成熟。”陳總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