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融危機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退,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又一次將家具行業帶入了“寒冬”。在風云莫測、阻力重重的大環境下,家具業外銷企業與內銷企業間彼此艷羨,比的不是誰更風光,而是琢磨著對方所面臨的困難是不是比自己少一些,從而演繹了一出家具版的當代“圍城”故事。
內銷:難在市場萎縮,競爭激烈
在內銷市場,越來越多的家具企業感受到了生存壓力。具體而言,壓力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房地產交易低迷導致市場萎縮。
自去年國家發布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以來,國內房價漲幅過大的勢頭得到遏制。尤其最近幾個月,許多城市的房價已開始有所松動。然而,從消費的角度來說,房屋消費是“買漲不買跌”的,因此,房價被迫下降后,人們持幣觀望的心態反而更加堅定。今年的“金九銀十”,不管是北京、上海,還是其他各省市,房屋市場一片蕭條,成交量低得可憐。更可怕的是,這種情況將持續到何時?
對于處在房地產下游的家具行業而言,房地產市場的“冷凍”,也意味著家具市場消費的萎縮。在各大家居賣場,越來越多的經銷商都在抱怨行情不好,銷量明顯下降,一部分經銷商被迫轉行。有些生產企業則在考慮,是不是應該把產品賣到國外,畢竟國外沒有“限購令”。
二是買方市場競爭空前激烈。
對于目前我國家具內銷市場來說,競爭可謂空前激烈。在市場萎縮的情況下,家具生產企業生產的家具產品并沒有減少,這導致國內家具市場成為買方市場,家具企業不得不為了搶奪消費者而競爭。
隨著新一輪經濟危機的來臨,這種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殘酷。市場消費不振,企業之間為了生存只能競相壓低價格,從各個方面犧牲利潤,來爭奪消費者。由于利潤越來越低,很多企業只能另謀出路,這也成為部分家具企業想轉行或走出去的直接原因。
外銷:難在無品牌,匯率風險大
在內銷家具企業倍感生存壓力的同時,外銷家具企業也在承受著來自各方的壓力。
我國的外銷家具企業,大多數專門給國外品牌代工,生產成品或配件,靠的是廉價勞動力,賺的也是辛苦錢。這些外銷企業,嚴格來說只是外單加工企業,它們沒有自己的品牌,只是按國外客戶的訂單進行生產加工,大部分利潤都被國外的采購商賺走,自己只能賺取一小部分辛苦錢,并隨時可能因生產延期或產品不達標,而不得不向客戶作出經濟賠償。
除了生產環節方面,對于很多外銷企業來說,最不可預測的還是匯率問題。經常是產品還在生產,但某些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卻發生了改變,使本來賺錢的合同,最后因為匯率問題反而賠了錢。這也使很多外銷企業不敢隨便接單,只與自己熟悉老客戶做生意。
近年來,人民幣持續升值,歐美經濟陷入低迷,外銷遇到了更大的阻力,這使得許多外銷企業不得不轉向內銷,一頭扎入競爭激烈的內銷市場。客觀地說,外銷轉內銷企業所面臨的困難,比長期經營國內市場的企業要大得多。
內銷企業想出去,外銷企業想回來。一去一回,正體現了家具行業以及國際、國內環境的復雜多變,也讓家具人陷入沉思。在內外銷市場都低迷的當下,家具行業只有苦練內功,轉型升級,走品牌發展之路,才能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