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月底廣東三大家具展落下帷幕,業內人士總結了今年展會的特征,總體而言,相對忘年來說參戰人數并沒有減少,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突破,像東莞名家具展開幕第一天參觀人數創下了新的紀錄,達到了49000人,展會總體人數達到近12萬人,為近幾年新高。不過,多數企業家和業內專家表示,在行業低迷時,參觀人數多意味著企業、買家、經銷商持續觀望,生意難做,欲通過展會尋求新一輪調整。
對此,東莞名家具俱樂部副秘書長余旭輝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中國家具企業要逐漸接受這樣一個略顯殘酷的現實:和以往開廠就能賺錢、開店就能致富的日子對比,現在家具業依然“春寒料峭”,行業“冬天”正在常態化。為此,家具企業的經營就應該像水庫蓄水一樣,一定要保留一些后備力量,形成資金蓄水池、研發蓄水池、經營資源蓄水池、人才蓄水池等大大小小的水庫,為預防經濟不景氣做好準備。
十萬企業“過冬”
記者:以前,有人說家具行業是個暴利行業,賺錢容易。透過家具展,我們看到了行業的現狀如何?
余旭輝:我認為,中國家具企業要逐漸接受這樣一個略顯殘酷的現實:如果和以往開廠就能賺錢、開店就能致富的日子對比,那么,現在“冬天”正在常態化。近幾年,時不時都會聽到有家具企業感慨日子難挨,生意不好做,“冬天”又來了。言談之間,往往會把市場形勢不好的責任,要么是歸咎于國際金融危機引起的出口需求萎縮,要么是怪罪在國家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宏觀調控上。
客觀地講,目前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家具行業所面臨的經濟大環境,都不理想。但是,我們依然不能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僅僅幾年之前,中國的家具企業還只有五萬家左右,而前不久有關部門對外公布,國內家具企業已經超過了十萬家。與此同時,從業的經銷商,新開的大賣場,也都有增無減,大幅增加。而且,隨著中國從世界工廠轉變為世界市場,國際品牌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的時代已經到來。不恰當地說,家具行業幾乎就是經歷了一場“大躍進”,國內家具市場正面臨其他行業同樣的局面,充分競爭,廝殺激烈。在一個鍋里盛飯吃的兄弟姐妹越來越多了,對相當一部分產品大眾化的家具企業而言,只要市場供給過剩成為必然,寒冬來襲的處境一定也會常態化。
建好自己的“水庫”
記者:正如您所說,家具行業已從開工廠就能賺錢,已步入到常態化的“冬天”。那么,家具企業應該怎樣應對?
余旭輝: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所有行業的競爭都必然是日益激烈的,行業平均利潤也必將回歸合理化。就像冬天每年都會來臨、海水每天都有潮汐一樣,有漲潮,就必然有退潮,通過這種方式優勝劣汰、大浪淘沙,這是自然規律,我們要習慣這種潮起潮落。市場經濟也一樣有自己的運行周期,有高峰,有低谷。包括政府制定的政策,有時對、有時錯,對企業總有或大或小的影響,不僅會有正面、積極的因素,也少不了負面、消極的成分。古今中外,所有行業,無一例外。
既然我們知道有些事情必然會發生、遲早會發生,那么,怨天尤人,就毫無意義。重要的是,除了臨陣磨槍、臨時抱佛腳緊急應對之外,我們能否提前做些準備呢?人類與大自然相處的方式,給我們提供了啟迪:自然界有時候洪水泛濫成災,有時候又飽受干旱之苦,后來,人們建造了水庫,既可以蓄水防洪,又可以放水抗旱。
其實,家具企業的經營就應該像水庫蓄水一樣,市場形勢好時,一定要保留一些后備力量,形成資金蓄水池、研發蓄水池、經營資源蓄水池、人才蓄水池等大大小小的水庫,為預防有一天經濟不景氣做好準備。問題是,很多企業不正是因為沒有儲備,所以才每天戰戰兢兢、苦度嚴寒嗎?原本就困難,哪還有工夫去建水庫呢?被稻盛和夫奉為楷模的松下幸之助,當年也面臨同樣的難題。但是,在本國經濟最低迷的時期,松下幸之助依舊將松下公司打造成了當時全世界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并因此被世人稱為“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當時的回答是,“辦法我也不知道,但我們必須要有不建成水庫就誓不罷休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