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家具,就容易讓人與木材聯系起來,按此道理,我國東北三省應該是家具行業發達的區域,因為那里的林業資源在全國是數一數二,而卻地理位置也好,傍山靠海的,可就是這么天時地利的優勢,東三省近年來家具產業的變現卻不盡如人意,那么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黑龍江】
賣場過剩又遇房產調控
黑龍江是人們印象中的“老少邊窮”地區,“焐”了多年的房地產好不容易熱起來,剛要步入發展黃金期,卻被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潑了一盆冷水,房產交易放緩,家具市場跟著受牽連。好在全省只有哈爾濱市“被調控”了,其他城市都不在調控之列,所以市場下沉到到黑龍江二、三線城市,成了家具商家的利好選擇。但總體而言,整體消費的低迷,這是黑龍江整體家具市場難以回避的問題。
另據悉,黑龍江一二線城市賣場或多或少有過剩現象,哈爾濱市大大小小的家居賣場總數已經達20多家,其中,江南的4個主城區平均每個區有5個家居賣場。這種過剩的情況仍在加劇,2011年12月,哈爾濱又有兩家新賣場開業。賣場過剩的結果,必然是市場競爭加劇。據一線經銷商反映,每一家新賣場開業,往往會伴隨著一家老賣場關門。在繼續施行房地產調控的背景下,未來一年,哈爾濱等黑龍江一、二線城市賣場的日子不會好過。
品牌競爭力較弱
黑龍江的家具企業在很多方面與南方企業都存在差距,如企業規模、設計水平、生產工藝等,這使得黑龍江真正能走出本省市場的家具品牌少之又少。
由于品牌影響力不夠,企業實力懸殊,黑龍江家具品牌很難與外地中高端品牌相抗衡,只能爭奪省內低端市場。而在低端市場,由于品牌眾多,很容易陷入價格競爭,結果大家都賺不到錢。因此,2011年,黑龍江本土家具企業倒閉或轉行頻頻發生也就不奇怪了。事實上,黑龍江本家具行業受自身發展弊端的影響,遠比受政策因素影響更大。房地產調控政策,只不過放大了本土家具企業弊端的影響。
【吉林】
行業整體增產不增收
吉林家具產業在早前擁有著“家具東北虎”之稱,可自從2011年以來,受銀根緊縮、房地產限購、國際市場低迷和各項成本快速上漲的影響,家具企業生存環境日趨惡化,在這種環境之下吉林本土家企整體表現不夠強勢,缺乏亮點,吉林家具行業也沒有擺脫全國一盤棋“增產不增收”的命運。
據了解,吉林家具企業2011年經營情況普遍不佳,7成企業銷量下滑,3成企業持平或略有上升。即使銷量上升的企業,其盈利也極有限,往往是銷量見漲而利潤未增。一家家具企業的老總向筆者透露,由于2011年該企業在省內外增開多家店面,銷量較往年增長了15%,但將運營成本扣除后,利潤為負數。
整體實力弱 市場空間被壓縮
吉林家具企業的實力普遍較弱,一直未出現年產值上十億元、網點遍布全國的大型知名品牌企業。家具企業多為規模小、檔次低,私營作坊小企業占總數的80%以上。由于從業人員質量安全意識、標準意識普遍不高,生產、檢驗條件比較落后,吉林本土家具產品的質量一直為人們所詬病。
另外,本土家具市場空間進一步被壓縮。一方面,吉林本土不少出口型家企在出口受阻后謀求轉型,試圖從內銷突破,挽救銷量。然而,這些外銷品牌在國內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本就有限,因此在轉內銷后終端銷售不盡如人意。
【遼寧】
1-4月沈陽家具出口額近8千萬元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4月,遼寧省沈陽市出口家具累計441批,貨值1277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8000萬元。出口家具產品以餐桌、餐椅為主,占出口木制品家具40%左右。產品主要輸往美國、歐盟、韓國和日本。面對國內人工成本上升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因素影響,沈陽地區家具出口形勢日趨嚴峻。
3成經銷商想換品牌
在遼寧家具行業經銷商調查中顯示:約3 成經銷商想換品牌。省會、地級市、縣城三類城市中,市場越“下沉”,經銷商換品牌的意愿越強烈。沈陽、大連等城市想換品牌經銷商占比平均為32.07% ;地級城市平均為49.19% ;本溪、開原等縣城則占75%,高出省城一倍還多。各級市場因地理位置、經濟環境、消費水平、經銷商實力、營銷動因等客觀條件不同,從而導致商家換品牌動因的差別。
一線城市與二、三線城市商家換品牌的原因存在差別:一線城市商家想換品牌,主要是生存壓力太大所致。在沈陽和大連等遼寧一線城市,大賣場很多,市場大量充斥著外來中高端品牌。商家代理這些中高端品牌時,需交較高的保證金,拿一大批貨,經營壓力較大,換品牌難度也大;二、三線城市商家想換品牌,主要是為了拓展生意。在撫順、鐵嶺、丹東等二、三線城市,近幾年涌入了不少大賣場及為數眾多的中高端家具品牌。這些地區的經銷商之所以換想品牌,主要是希望尋找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