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木制家具出口幾乎保持每年20%的增長速度,成為世界第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然而,光鮮的增長數據背后暗流涌動,危機四伏。外需低迷的國際市嘗不斷上升的國內成本以及日益加劇的貿易保護主義這“三座大山”,使家具出口前景堪憂。據調查,我國家具出口目前主要面臨四方面困境。
一、受多重因素影響訂單嚴重下滑
歐債危機愈演愈烈,美國市場復蘇緩慢,消費者購買意愿和購買力下降。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外客戶逐步把訂單轉移到越南、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加劇了出口下降趨勢。
二、綜合成本上漲壓縮企業利潤空間
首先,家具企業工作對80后及90后年輕勞動力的吸引力越來越校據統計,目前一線工人中40歲至55歲勞動力占總人數的80%以上。其次,很多中小家具企業不得不向民間借貸,而家具行業的微薄利潤導致企業無法償還高額利息,企業倒閉、破產的事件時有發生。家具原輔材料價格增幅明顯。
三、忽視研發設計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我國出口的家具產品以貼牌方式為主,產品的設計圖紙均由外商提供,這使得我國企業處于價值鏈的低端,同質化競爭嚴重,抵抗風險能力較弱,更談不上在市場經濟中掌握主動權。
四、企業管理不科學生產效率偏低
首先,企業培訓不到位和人員流動頻繁,導致一線員工素質不高,對現代化機器的操作不熟悉,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的提高。目前,我國北方家具行業年人均產值為10萬元,南方企業稍高些,達到30萬元,而發達國家人均產值超過10萬美元。其次,企業在自動化設施上投入不足,限制了生產效率的提高。第三,企業內部管理不科學,工藝流程設計不經濟,甚至部分工序不合理。
雖然出口形勢十分嚴峻,但我國家具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也已經具備了相對明顯的比較優勢。一是雖然相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我國勞動力價格較高,但勞動生產率相對較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不足。二是我國基礎設施完善,電力、物流等基礎條件明顯優于其他東南亞國家。三是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東北、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四大家具產業集群,這些產業集群各具特色,人員交流頻繁,相關配套產業發展成熟,為我國家具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矗
面對日益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企業要看到我國家具行業的相對優勢,立足當前,采取多方面措施,提高自身競爭力,在逆境中實現增長。
首先,加大新興市場開發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優惠性原產地政策,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傳統的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等市場經過多年的開發已經接近飽和,而我國家具產品憑借新穎的設計和良好的質量,贏得了東歐、中東、南美等消費者的青睞,企業應該加大對這些新興市場的開發。同時,我國目前已與東盟、巴基斯坦、新西蘭、新加坡、智利、秘魯、哥斯達黎加等國家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在關稅方面給予了極大優惠,企業應抓住有利機遇,積極開拓相關市場,減少對歐美市場的依賴。
其次,提高勞動生產率向內部管理要效益。
第三,要高度關注出口市場變化及相關法律法規,提前采取應對措施。當前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不斷使用技術性貿易措施限制進口,企業應高度關注相關國家的動態,建立國外法律法規標準的搜集渠道和制度,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要求組織生產,確保產品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在關注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同時,企業應加大對貿易合同的評審,對不符合進口國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要求的條款,應積極與客戶溝通交流,防患于未然。
第四、實施“內外并舉、兩條腿走路”的戰略。在國內市場開發中,家具企業應該立足已有的資源,積極探索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在設計中融入中國元素,不斷研發符合國內消費者需求的特色產品。另外,企業應加大對產品設計、品牌建設的投入,突出自身產品特色,避免同質化的競爭,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