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找老陸,沒事找老馬。”離任前的馬云對阿里巴巴員工扔下這么一句話。
今天,馬云將在杭州宣布,徹底拋開阿里巴巴CEO頭銜,投身另一個領域——公益與環保。隨后,他的新工作是接替經濟學家胡祖六,出任下一任TNC(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理事長。
而他一手創建的阿里巴巴也在他離去之前交出了一份堪稱完美的成績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5月8日,雅虎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阿里巴巴集團2012財年第四季度凈利潤達到6.4億美元,單季度盈利已超過騰訊,成為中國互聯網行業最賺錢的公司。
“對于互聯網行業,我已經有點老了;對于新事物,我還年輕”,馬云以阿里巴巴集團CEO頭銜出席在美國加州圣莫尼卡 (SantaMonica)舉行的公益活動時如是說。他隨后向由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理事們建立的“中國全球保護基金(CGCF)”捐贈了500萬美元。馬云能否利用其在互聯網行業的經驗和影響力,再造一個全新的公益生態體系,成為關注的焦點。
阿里再造盈利點
如果將阿里巴巴比作自己的兒子,那么入股新浪微博則是馬云陪伴這個兒子走過的最后一程。阿里巴巴日前宣布,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約18%股份,雙方聯姻被業界評價為“珠聯璧合”。
馬云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新浪微博是非常好的產品,投資微博是阿里未來發展非常重要一步。他強調,阿里并不想把微博變成電子商務平臺,而是想探索電子商務如何幫助微博,與新浪共同打造一個屬于未來的微博平臺。
而一名接近馬云的阿里巴巴內部人士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入股微博完全是為了完善阿里在移動端的布局。“PC端的巨頭毫無疑問是騰訊、百度和阿里,而且我可以說至少三年內沒有人可以打敗他們。但是在移動互聯網領域,誰都不敢說自己是第一,格局也遠沒到定的時候。”
正是基于這種危機感,阿里巴巴加速了并購的步伐。除入股新浪微博、尋求增持UC外,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巴巴還相繼投資陌陌、在路上、快的打車、丁丁優惠、蝦米等移動應用,并斥資8000萬美元收購移動應用服務平臺友盟。
除了繼續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發力,阿里巴巴也在著手原有業務的打通。
自從退市以后,阿里巴巴B2B業務一度淡出了業界的視野。但是一系列架構調整也說明,阿里巴巴正在將B2B和B2C兩塊看似并無關聯的業務打通形成整體平臺。
5月8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對CBU(阿里巴巴中國業務)進行架構調整。原CBU服務銷售體系將與ICBU(阿里巴巴國際業務)服務銷售體系進行融合,打造全阿里集團針對小企業客戶的統一服務和銷售體系。
而在技術和產品領域,原CBU技術及相關團隊將和大淘寶系進行團隊重組,形成隸屬于阿里全集團的誠信通產品和服務團隊。
此外,原CBU網站與行業運營團隊,將繼續服務中小企業的B類業務,并和淘寶、天貓的相關業務進行整合,重點完成采購和批發兩大服務功能。阿里巴巴集團管理執行委員會成員張劍鋒將進行分管。
顯然,如何尋找B2B和B2C兩者新的融合和增長點,是馬云留給新任阿里巴巴CEO陸兆禧的一個重要任務。
馬云的新征程
其實,馬云早已經想好了自己的后路,“折騰其他行業:一是教育,二是綠色環保,三是圍繞前面兩者的投資。”關于大自然保護協會,更多人看到的是它出現在馬云微博ID里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其官網上看到,清新的頁面與環保理念不謀而合,“保護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陸地、淡水和海洋”是該協會對自己的詮釋。
這是一家從事生態環境保護的國際非營利非政府組織,成立于1951年,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環保組織之一。目前TNC全球資產已經超過37億美元,年收入達到8億美元,會員數量由1990年的50萬發展到目前的超過100萬。
2011年,馬云以TNC全球董事會董事的身份實名開設新浪微博,ID名為“大自然保護協會馬云”。即便微博總數只有29條,且關注數為零,但粉絲已超過700萬。
為了更好的獲得資金支持,2010年5月,馬云決定從2010年起將阿里巴巴集團年收入的0.3%撥作公益基金,即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主要用于環保項目的資助。
由于他非常關心淡水資源,因此該基金在多個省份資助了旨在恢復清潔水質的系列非營利項目 “清源行動”,當然其他只要有利于環保的項目也可以申請資金資助。
馬云下一步要做什么,尚沒有明確的消息。他透露,卸任以后先給自己放假三個月。
但是,顯然公益界已經開始期待他的到來。清華大學NGO研究所所長王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有影響力的商業人士投身到公益行業,本身便是中國社會進步的一個標志,如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所以馬云的選擇也很正常,他在互聯網行業的很多經驗、理念和方式都可以運用到公益上來。”
同時,他也坦言,做好公益有時比做好生意更難,馬云的嘗試或許能推動這一行業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