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商務部研究院一位人士談起目前的外需形勢,感到難以表述。
根據海關公布的數字,4月中國出口1.17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870.6億美元),增長14.7%;增速比3月份的10%有所加快。
不過有意思的是,中國目前的制造業外需訂單指數,以及港口數字仍在下滑。其中4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8.6%,低于3月份的50.9%。而5月13日交通部公布的港口數字顯示,4月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為26782萬噸,累計增速為8.3%,低于1-3月的9.1%。
出口增速上升,但是反映出口外需的訂單以及港口外貿貨物吞吐下降,這些矛盾的數字,使得尋找可靠的外需數字成為一個巨大的難題。
4月一些背離數字背后,可能有部分熱錢的影子。此前數字顯示,在全國沿海大部分省市出口低迷時,唯有廣東前4個月出口2210.9億美元,增長31.1%,處于獨自繁榮的狀態,與貢獻率達到90%的深圳關系密切。
目前受到商務部央行外匯局徹查的影響,中國經過深圳對香港的出口增速大幅下降。4月中國對港出口同比增速“腰斬一半”,從3月份的92.9%跌落至4月份的57.08%,與4月當月中國整體對外14.7%的高增長,以及與4月份中國對美、日、歐出口回暖的事實不符。但是中國經過深圳對港出口仍處于高位。
4月港口數字低迷
根據交通部的數字,4月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為26782萬噸,累計增速為8.3%,低于1-3月的9.1%。
同期集裝箱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比如4月全國規模以上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為1573TEU,累計增長8.4%。同時4月制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8.6%,低于3月份的50.9%。但是全國的外貿情況卻在轉好,其中4月出口增速高于上月4.7個百分點,達到14.7%。
對于這些矛盾情況,中國港口協會副秘書長杜麒棟認為,可能需要具體分析,比如現在出口的高新技術產品比例大,可能導致集裝箱數量增長不大,但是金額可能增加。“但深圳的出口高增長,是否是這種情況,需要仔細分析。”
記者獲悉,今年以來廣東出口迅猛增長,與深圳的出口加快有關。比如1-3月廣東出口10231.2億元人民幣(折合1628.6億美元),增長34.3%,高出全國增速15.9個百分點,其中深圳1-3月出口額達到80%的增速,深圳貢獻率到90%。
前4個月,廣東出口2210.9億美元,增長31.1%。而同期江蘇、浙江和上海分別出口1000.1億、731.5億和642.1億美元,分別增長4.6%、12.1%和1.1%。同期,山東、福建和北京分別出口401.1億、339.7億和195.8億美元,分別增長3.9%、24.5%和10.2%。
有意思的是,江蘇、浙江、上海的出口低迷,在港口可以顯示出來,這些地區的港口吞吐不是負增長就是個位數增長。
但是奇怪的是,反映在廣東的深圳、廣州港口數字仍低迷。其中兩港口4月外貿貨物吞吐量分別增速為2.1%、-0.5%。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增長2%、0.2%。這與廣東出口的好看的數據很不一致。
深圳超高外貿仍發虛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師陳鵠飛認為,目前想找到一個能反映真實中國外需的數字的確很難。
港口數字目前有問題,原因是其本身也包括進口。而出口額數字,由于與其來源地的進口數字不匹配,也難以相信。
本報記者獲悉,由于商務部、外匯管理局等部門開始調研廣東深圳進出口數字問題,目前中國經深圳到香港的出口增速大幅下降。從統計數據看,4月份中國對香港出口同比增速由3月份的92.9%,跌落至4月份的57.08%,基本腰斬一半。但是很奇怪的是,同期中國整體出口卻由3月份的10%進一步攀升至14.7%。
陳鵠飛認為,這些數字說明,中國經過香港出口的數字有熱錢的影子。“一個企業通過內部分公司自己進口出口到自己的公司,很容易掩蓋資金進來。”
原因是,4月對香港出口占全部出口比重依然高達21.1%,這一比值遠超歷史平均的15%-17%,在美日歐等海外發達經濟體終端需求弱復蘇的大背景下,對香港的轉口(中轉貿易)需求短期內不可能如此大幅度的增長。
此前商務部和海關人士稱,中國發往香港的貨物可能存在轉口的可能,這是香港統計從大陸進口貨物,沒有與大陸統計的發往香港的貨物數量多的原因。
不過,3月份對美國增速是-6.5%、對日本是-10%、對歐盟是-14.02%的負增長,4月份中國對發達市場的出口跌幅也已經開始明顯收窄,4月源自歐美終端市場的趨好態勢,與對港出口增速“腰斬一半”不一致。
一位商務部研究院專家認為,上述問題的確非常復雜,目前制造業出口訂單指數,以及港口,出口數字有很多矛盾,到底哪一個數字最能反映中國的外需,需要好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