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國家具“第四極”——
在30余年發展歷程中,四川家具產業毫無疑問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川軍”在全國家具行業風生水起,而當下成都已經繼河北香河、江蘇蠡口、廣東樂從之后,成為中國又一大家居產業集群高地,被稱為“中國家具第四極”。
然而,成都及四川家居業究竟有多少底氣,來支撐這一“第四極”持續穩健地發展下去?行業專家又將給出怎樣的建議?
家具產業 集群發展
多年來,憑借著主打板式家具、搶占二三級城市等戰略布局,四川家具產業已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力,全省5300多家家具企業迎來了歷史發展的新機遇。根據《四川家具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十二五”末,全省家具工業總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大關,家具制造業已成為四川經濟的支柱行業之一。
成都坐擁5000多家家具生產企業,是全國五大家具產業基地和四大家具流通基地之一,年產值600多億元,家具生產與銷售占四川省的80%以上,培育出了全友、掌上明珠、雙虎、好風景、八益、帝標等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
當前,全球經濟重心“西移”,四川家具產業集群發展,逐漸形成了新都、崇州、彭州、邛崍、大邑五地家具產業園區,構成成都家具業的核心生產基地,代表著四川家具生產的最高水平。以家具研發、制造、商貿等的一體化布局,越來越多的“四川造”高端產品從這里走向全國,市場美譽日益攀升。
制造商貿 力求平衡
提及成都家具,就必需提及有著悠久家具制造歷史的新都。在這里,成都家具產業園正將區域合作深化進行,政府、商會、企業正逐步搭建打造一個立足成都、輻射西部、走向全國、影響全球的家居商貿平臺,區域合作及影響得到極大深化,以龍橋為核心且占地達6平方公里的家博城已躍升為國內第二大集家居研發、生產與商貿基地。
產業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薛德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過去的計算公式是“園區效益=園區規模×企業的產值”,如今已經變為“園區效益=企業創新×本土運營能力”。成都家具產業園以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探尋新的發展思路和方向,無論家居制造企業還是商貿項目,都在專業領域創建獨具特色的創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龍橋家居博覽城從一開始就堅持“兩化”互動、產城一體的發展理念,將產業功能區規劃與城鎮規劃統籌考慮,實現產業與城鎮的互動發展。有業內人士認為,產城一體中“制造”與“商貿”兩翼必須平衡發展,而龍橋的整體規劃必須考慮全面,科學合理地規劃“兩翼”容量,否則很容易出現支撐偏差,甚至導致園區“空區”等問題。
區域效應 需品牌支撐
在今年9月龍橋家居博覽城啟幕時,亞洲家具聯合會會長林作新就指出,成都家具產業園就是由家具制造商、大賣場、專業供應商、中介組織、研發機構及顧客等匯聚的產業集群,未來將形成擁有自己核心競爭力的、無可替代的行業地位。但目前國內家居產業仍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做大不等于做強,投資不等于產能擴張,而是效率的提升,必須要在廉價自動化、分工合作、專業化生產及產業集群等方面繼續努力。這意味著,一個產業集群想要持續良性發展,就需要有本地的,擁有持久產品創新能力、高端生產能力的知名品牌進行支撐。目前,成都家具產業園區內已有70余家知名家具制造企業入駐,其中以帝標家居最為引人注目。
記者了解到,帝標家居近年來發展迅猛,以400多項專利產品設計與高端品質備受消費者喜愛。在今年3月,帝標推出“十年百億”的戰略目標,并聯合中潤集團斥巨資在新都打造10000平方米“帝標國際家居公館”,意在整合全球頂級家居文化理念,打造西南首家文化家居體驗平臺,以全球化的視野傾力打造百年帝標的品牌精神。帝標家居董事長鄭紅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還將在原有的品牌價值基礎上,通過產品與品牌號召力,倡導未來家居的生態藝術文化。”
據悉,帝標目前正在規劃總部基地,集研發中心、企業管理商學院、古典現代家居博物館體驗中心、電子商務中心及國際貿易商務中心等為一體,國際化的前沿配置讓這一個飛速發展的四川品牌有了更快走向世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