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前兩年傳統家居企業紛紛“觸電”相比,接觸了一段時間電商的家居企業開始逐漸調整,電商之路似有收縮之勢。
“冷靜”的電商?
在第29界廣州家具博覽會上,曲美家具董事長趙瑞海表示,曲美近期將關閉網絡品牌“曲妙”,由另一品牌“領悟”代替。他介紹說:“曲妙太單薄,表達不了曲美的生活方式,新品牌產品將追求品質和設計價值,提高議價能力。而且,相比以前線上線下同價、網上網下都可以交易的模式,新產品線上部分將更著重體驗、溝通和互動,弱化交易功能,引導顧客到線下交易。”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在曾經一片火熱的電商路途中摸索改變,曲美并不是第一家。2010年,科寶高調進軍電商領域,在第三方平臺開設旗艦店、開設自有商城,然而運行不到兩年便黯然“離場”;去年,百強家具天貓旗艦店也悄然關閉。這些最早擁抱電商的傳統生產企業,在電商之路上走得似乎并不順利。
有業內人士表示,從2011年開始,電商曾成為家居行業中最時髦的詞匯,全友、顧家等品牌天貓旗艦店的誘人銷售額;尚品宅配、美樂樂等品牌的電商成功之路,鼓勵了很多傳統品牌涉足電商。但近兩年,家居企業的電商之路開始進入“調整期”,關閉電商渠道的消息時有發生。許多家居企業對于電商的認識,相對于之前“在網上賣東西”,更多開始將電商之路與自身品牌綜合考慮,重新定義其功能和意義。
網上模式仍在摸索
時間回溯到2010年9月,科寶·博洛尼當時對外宣布旗下科寶關閉所有線下門店,并全力進軍電子商務,然而兩年后科寶電商悄然關閉。這在外界看來“失敗”的試探,被科寶·博洛尼新媒體前總監王雷認為是寶貴的嘗試。他表示,科寶曾經的嘗試證明電商并不簡單。
王雷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科寶剛進駐天貓時做得不錯。“2009年,科寶櫥柜在天貓一年的銷售額是1400萬元,在櫥柜類目排名第一,但品牌利潤并不高。網絡商品售價本來就低,加上淘寶抽成、人員費用、繳稅、物流,約占據20%的利潤。再加上依靠經銷商店面體驗、安裝、物流和服務,剩下毛利還需與其分成。此外,由于利潤不高,經銷商對線上訂單的線下服務也并不太配合。”
如今科寶電商負責人王乃輝表示,相比原來銷售系統依靠線下店面,目前籌劃的科寶電商將打造一個“輕公司”:依靠科寶品牌長期建立的完備生產供應鏈系統,利用互聯網來管理。他解釋說:“未來科寶電商會在全國開設小型線下體驗店,由于訂單地域的分散性,會在訂單當地尋求生產制造企業、專業的設計安裝工人,為不同區域的客戶服務。” 王乃輝解釋說,科寶未來的電商并非網上賣貨,網上僅承擔著展示品牌、推薦產品的功能,更多的是依靠互聯網,從生產、銷售、安裝服務,開啟一條新的運營模式。
另一家較早涉足電商的百強家具也在轉變。北京百強新家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弘毅表示:“百強當初在天貓等平臺上的店面有諸多不合適的地方,消費者無法體驗、網上業績沒有達到預期等。今年百強將上線一個新網站,只展示產品,不標價、不交易;并推行微信訂閱號等方式,在網絡上推行百強的影響力,引導客戶進店消費。”
從“賣貨”到推廣平臺
“開個網店賣家具”,家居企業曾經涉足電商的想法如此簡單,經過摸索和調整,家居企業與網上銷售的層層障礙逐漸顯現。傳統家具企業依靠經銷商店面,將批量生產好的家具產品運送到終端家居市場,形成了龐大成熟的供貨體系。
而在網絡上,家具屬于大宗耐用品,網上購買無法預先體驗;網絡渠道與現有渠道不同,無法統一產品價格;價格“高貴”的家居產品,無法適應“淘便宜”的網購心態……家居企業的網店匆匆上馬,也造成了線上線下渠道沖突的局面。
電商對于傳統的家居生產企業意味著什么?業內人士分析稱,從目前品牌發展電商的思維來看,電子商務似乎從早期的一種渠道鋪設,逐漸根據企業的需要轉變功能。例如,曲美、華日等早期涉足電商企業的做法大概一致:設立網絡子品牌,與線下產品形成區別,利用現有店面提供體驗服務,并依靠經銷商為其提供物流、安裝服務,通過與經銷商分成等方式吸引對方參與。
但這套體系被王雷拋棄,他表示:“電商本來是減法,現在的做法反而是加法,利潤被攤薄很多。對于一個企業負責人來說,把電商定義為賺錢渠道太過短淺,這種做法沒有未來。”事實證明,越來越多的企業從這種“沒有未來”的嘗試中開始脫身,或者轉變思路將其升級,甚至干脆不再賣貨,將網絡渠道作為品牌推廣渠道。
何弘毅表示:“百強以前不知道怎么做電商,別人做自己也跟著做了,現在我們將其功能定義為‘通過互聯網引流顧客’。”目前,百強家具設立了專門的微信訂閱號和服務號,據其透露,一個月能夠吸引上千“粉絲”,未來微信內容將和線下店面活動綁定;今年即將上線的網站以展示產品為主,通過對經銷商的新媒體運用培訓,融入到內部管理中,提升服務品質。
家居流通商的謹慎
除了傳統的家居生產企業,流通企業中的巨頭嘗試也頗為謹慎。居然之家2013年年底上線的“居然在線”,雖然被業界認為涉足電商的嘗試,但是從功能上看,更是對店面服務的補充。曾在行業率先推出“明碼實價”、“先行賠付”、“延期三包”等服務舉措的居然之家,以服務為亮點,強調居然在線與居然之家“同一品牌、同一價格、同一服務”,至于功能,居然之家經營管理部副經理王寧寧表示:“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站了解產品,也可以在店內體驗后在線上交易”,更側重的是對線下交易的補充。
集美家居也將在今年推出網絡平臺,與居然之家謹慎的態度類似,集美家居副總裁沈耀俊對“網上購買家具”頗不理解:“家具產品怎么可以在網上買?沒有線下的體驗,隨隨便便在網上花費幾萬元買東西,我認為是不負責的行為,是對生活品質沒追求的表現。”他表示,集美家居網站更側重展示功能。“到時候,集美賣場里的每件產品都將在網站展示,每個產品都配有二維碼,消費者可以在網上交易,但是我們更希望通過展示商品,引導消費者進店消費,享受賣場的服務。”
記者觀察
家居電商還得“燒錢”
雖然在采訪中,大多數企業負責人對其未來電商前景描述時頗為自信,但回顧電商探索之路似乎頗為不易。很多企業在運營電商時,將其劃歸到新媒體部或渠道部,電商功能并不清晰;而目前設立網上商城、運營子品牌的做法,為企業帶來的盈利并非可觀,有企業負責人透露,能夠養活其電商部門人員就不錯,品牌更看重的是電商對品牌影響的推廣、對客戶資源的抓取、對線下渠道的引流。無論如何定位,電商的功能還是協助某個部門,無法獨立直行。
反觀家居業內被奉為成功的案例,美樂樂、尚品宅配等企業,他們并非制造企業出身。美樂樂沒有傳統渠道的束縛和顧慮,超低的產品價格、小巧的社區體驗店,使其短短時間內備受矚目;尚品宅配以生產家居體驗軟件起家,利用免費測量、體驗感強的“新居網”、嚴格控制的生產管理經驗,抓住了一批消費者。在電商嘗試之路上,這些無名企業的逆襲,讓傳統家居巨頭頗具寒意,這樣難怪面對電商之熱“一哄而上”,怕被落下的急迫感,讓企業在快速嘗試中無所適從。
電商對于傳統企業來說是威脅,也是機遇。通過網絡興起的“粉絲經濟”模式捧紅了小米手機、雕爺牛腩、黃太吉煎餅,通過他們的啟示,電商也是企業重塑品牌的機會。制造企業有的是制造經驗和雄厚資金,投資新興品牌、利用生產經驗重新打造新品牌,似乎是更為明智的選擇。然而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目前仍是一片迷霧。“電商燒錢”并不假,有多少企業能夠堅定信念,抗住壓力,一路堅持下去?套用日前最為流行的說法:家居電商,成立雖易,運營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