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套裝修額在100多萬元的別墅為例,硬裝成本在10萬元到30萬元之間,其他都用來購買軟裝以及家具、家電。一些精明的消費者發現,如果找到一家工藝可靠的家具廠,仿制大牌家具,可以省下不少錢。
“那張餐桌的做工、質地與原版非常相似,局部細節上有些改動,不仔細看根本不會注意。”郭嘉告訴本刊記者,“當時老板說,有些客人特地去專賣店里選定款式,再跑到我這里要求定做,原版的價格太貴是主要原因。”
Natuzzi亞太區主席Valeria Maria Lanzilotta在此前落幕的上海國際家具展上表示,Natuzzi的沙發從幾萬到上百萬都有,遭受仿冒的情況嚴重。某國產品牌派發的宣傳手冊上索性直接印了Natuzzi網站上的圖片,仿冒品的價格只是正品的幾分之一或者十幾分之一。
與不斷追求當季潮流的服裝、鞋包和化妝品不同,奢侈家具業不屬于快速消費品行列,再有錢的消費者花幾十萬元乃至上百萬元購買一張沙發時,也希望它能使用更長的時間,因此制作工藝才是這些家具的生命。
在層出不窮的仿冒面前,如何向中國消費者賣出一張幾十萬的椅子,成為奢侈品家具銷售商的終極思考。
高端設計家具零售店“設計共和”位于外灘5號,其創始人之一的胡如珊覺得很多國外家具品牌都對中國市場有濃厚的興趣,但面對消費觀念的差異卻又顯得茫然無助。
北歐風情中國區CEO Simon Lichtenberg指出過一個殘酷的現實——“歷史證明,設計品位永遠都和教育水平聯系在一起。而在發展中國家,高端消費群體一開始都是暴發戶性質的。”
在這個只占全國家具行業2%的高端消費市場,凸顯了中國新貴消費和生活方式認知的薄弱。中國消費者還是愿意“花錢在看得見的地方”,如時裝、手表、汽車等。從數據上看,中國高端家具市場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左右。
品位的缺乏和炫耀性消費充斥并不只存在于中國市場,俄羅斯和中東地區也有同樣的問題。而且在奢侈品領域里,家具相對于時裝本來就慢熱一些,在紐約第五大道或東京的青山,家具品牌都不會在最核心的位置開店。
達芬奇集團的“成功”則體現了中國消費者的另一種價值觀:更強調奢華、品牌乃至高價格。自1978年成立以來,達芬奇已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家居和室內裝飾用品零售代理商。數據庫營銷是他們的主要營銷方式:積累富豪名單和聯系方式,通過活動、口碑來傳播營銷。
達芬奇的開店布局迎合和發展中國家消費者的價值觀,其零售店多開在印度尼西亞、文萊、馬來西亞和中國大陸等地,而像設計品位較為成熟的日本和韓國都不在達芬奇的商業版圖上。
世界之首的中國家具
根據18世紀英國家具大師chippendale(1718~1779)在其《家具指南》中描述,在世界的范圍內,可以以“式”相稱的家具類型僅有三類,即明式家具、哥特式家具和洛可可式(路易十五式)家具。其中,中國的明式家具位居首位。
國際上對于中國明式家具還有一種描述,即紫檀工,這是對乾隆時期家具工藝的理解,因為明式家具是一種造型藝術,造型是第一,其次是工藝,第三是材質,三者的有機結合才能稱為“紫檀工”。
在嘉德2010年四季春拍中,30件明清仿制家具上拍,成交率接近90%, 單價也屢創新高。紫檀、花梨、紅木等硬木家具不改長年來深受追捧的熱度,無論大案、圓桌、小幾、方凳都一銷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