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達芬奇家具造假一事充斥在電視、網絡、報紙等各個媒體,更是成了家具行業人士每日必談之事,看來達芬奇的“雞蛋”真的碎了,但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反觀整個家具行業,到底還有多少個“達芬奇”在肆意枉然?達芬奇的碎雞蛋對家具行業會產生什么影響?
目前的中國家具行業正處在魚目混珠的混沌狀態,據統計2011年中國家具市場的容量將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國內家具企業有5萬多家,如此大的消費潛力和巨大的消費群體又如何不讓人眼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審美能力的提升,對家具的需求和更新換代更是加速,家具似乎已經由大件耐用消費品變成了家家必備的快消品。
從市場現實來看,消費者由于審美觀點、消費能力和需求不同,對各種各樣的家具都有著較大的購買需求,而家具產品又是介于冷關注度和熱關注度之間的產品,冷關注度是指人們一般很少刻意去了解家具市場,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在網絡上查找或直接去家具賣場挑選,短時間內就會下單購買,所以消費者對家具產品是相對陌生的,只是憑著膚淺的知識在挑選,對家具并沒有深刻的認識。熱關注是指家具是每個消費者家庭必備的生活用品,幾乎每天都在和家具打交道,看起來似乎非常熟悉非常了解。冷熱兩度交叉的結果是消費者對家具產品只是感性的認知,并沒有達到他們想象的那樣了解。因此也導致消費者對家具選擇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這導致了質量參差不齊、品質各異的家具企業和家具品牌有著一定的生存空間,能從1萬億的大蛋糕上分得一杯羹。
另外,家具行業本身也存在著便于自身發展的特點。家具行業相對新技術新工藝較少,一般也很難在生產、原材料、科技上有過多的創新,進入門檻可以說非常之低,你手里有個幾十萬上百萬就能開個小型家具廠。至于設計的抄襲與模仿儼然成了家具行業的潛規則和眾所周知的秘密,全國這么多家具企業幾個企業有自己真正的獨立設計師?大部分是在各種展會、賣場和網絡找回原型進行仿制,這也造成了家具行業的嚴重同質化,令消費者真假難分,賊喊捉賊的事件常有發生。
回過頭來看看市場上的各個品牌,幾乎60%的品牌都取了一個貌似國際大牌的洋名字,不僅是家具行業如此,服裝、建材、化妝品等各行業也比比皆是。解放前中國到處是真洋鬼子橫行霸道、欺壓百姓,解放后又是各種“假洋鬼子”欺騙消費者,仔細想想也真是國人的悲哀,真假洋鬼子都來欺負咱。東莞、深圳、順德、從化、成都、香河等地的小工廠生產的家具經過洋名字、洋文化、洋理論的加工再和某國的什么名人、名地發生八竿子打不著的聯系就身價倍增,向人訴說著自己來自遙遠的歐美(或原材料、技術、工藝來自歐美)。
終端賣場華麗的裝修也成為這些“假洋鬼子”的神秘外衣,把自己包裝得連自己都認為是地道的洋鬼子。說道假洋鬼子這么多,還真是中國的消費者自己培養出來的,在某種機制下大部分消費者都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外國的和尚會念經,既然外國的東西這么好那肯定對洋鬼子另眼看待了,熟知,這種心理恰恰被這些專產“假洋鬼子”的商家所抓住,真是應了那句話:自己給自己挖坑跳。
筆者一直期待著家具行業整合時代的到來,也一直希望家具行業能朝著更加規范的方向發展,如果能像嬰幼兒奶粉和電器行業一樣的高度整合,消費者的利益將大大得到保障,這次的達芬奇事件有可能就是一個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