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實木家具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且在生產過程中有噪音、粉塵、漆霧和有害氣體等污染,所以,近年來,該行業在意大利、德國、加拿大、美國、法國等傳統生產和出口大國逐步衰退。從上世紀80年代起,全球的家具生產逐步轉移,轉移大體分兩條路徑進行。
一為向靠近消費地、勞動力相對比較便宜的地區轉移,例如波蘭和墨西哥。波蘭家具依靠靠近西歐的地理優勢,出口量占生產總量的比例接近90%,且家具出口中的78%輸入到歐盟國家。墨西哥依靠臨近美國的地理優勢,家具及配件出口量中的90%是銷售給美國。
二為向中國、馬來西亞、越南等發展中國家轉移,特別是向中國轉移。2001-2005年中國家具出口金額的復合增長率為30.16%,家具出口占全球市場份額由2003年的14.6%增加到2005年的17.21%。2005年,中國家具出口137.67億美元,已成為全球家具出口最多的國家,高于第二大家具出口國意大利的108.97億美元和第三大家具出口國德國的61.95億美元。
國內外家具市場潛力巨大
歐美國家家具消費早就進入一個穩定期,家具消費增長仍將保持穩定。近年來,歐美國家的家具消費存在一個趨勢,即家具的更新周期加快,這促進了家具消費的增長。
比如,由于家庭收入支配變化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歐洲家庭廚具的使用壽命從以前的20年減少至11年,美國家具的更新速度更快,平均4年就要更新一次,床墊一般用1年就換掉。在歐美家具需求仍將保持增長與中國家具制造仍具有較大競爭力的情況下,未來中國家具出口量將保持持續快速增長的勢頭。預計2010年之前,中國家具年均增長30%,2010年中國家具出口將達到480億美元(圖1)。
隨著中國居民收入的增加、房屋建設面積加速擴大、酒店和寫字樓建設面積的擴大、人們對家具品牌意識的增強,中國家具需求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國內需求潛力巨大。目前中國人均家具消費量不足100元,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美元,木地板的消費水平更低。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房地產行業發展黃金期的到來,預計未來十年中國家具消費量的平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0%以上。
中國家具制造的競爭優勢將長期存在
由于中國在家具制造中存在各種優勢,而且這些優勢在短期內是不會消失的,中國家具出口在全球中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首先,勞動力成本優勢和技能優勢突出。從家具行業工人的絕對工資看,中國家具工人的基本工資是4元/小時左右,而歐美國家家具行業工人的基本工資是12美元/小時左右,即使在墨西哥、波蘭等國家,家具行業工人的基本工資也遠遠高于中國家具行業工人。另外,從單位產品勞動力成本看,雖然近年來中國制造企業的勞動力成本上升較快,但是由于機械化程度提高,中國單位產品的勞動力成本是逐年下降的,2005年單位產品勞動力成本僅相當于1998年的78%。此外,中國悠久的家具制造歷史為該行業提供了大量熟練勞動力。因為擁有這些技能嫻熟的勞工,所以在面對著客戶復雜的設計要求時,企業不但可以獲得更多的訂單,并且還能降低設計成本,提高企業的綜合生產成本優勢。
其次,具備產業集群優勢。家具制造的產業鏈中,涉及原木、鋸材、木板、五金配件、塑料等原材料和油漆、膠水、砂紙、包裝材料等輔材。目前中國現代家具的產業集群和專業化分工已逐步形成,這提高了中國家具制造的專業化程度,發揮了產業規模優勢。首先,中國家具產業集群帶一般是以工業園形式存在,這些不同地區大大小小的工業園集合起來就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群,這有利于家具企業快速應對市場的變化,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其次,一些區域和企業進行行業細分,比如廣東樂從的中國家具商貿之都、廣東大嶺山的中國家具出口第一鎮、廣東中山大涌鎮的紅木家具生產基地、浙江安吉的中國椅業之鄉、山東寧津的中國桌椅之鄉等。
此外,生產效率優勢明顯。歐美傳統家具生產大國雖有貼近消費者市場的重要優勢,但缺乏彈性的勞動時間制度限制了生產效率的提高;新興家具生產國家則因缺乏發達的產業配套系統限制了生產效率的提高。如印尼的勞動成本低、森林資源豐富,家具應該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但由于家具配套設施不完整、生產設備相對落后,導致家具質量控制不嚴、交貨不及時,從而大大削弱了印尼家具行業的競爭力。
金屬家具和家具零件業值得關注
近年來,中國的木制家具保持了出口主導地位,而其他類型的家具增長迅速,尤其是金屬家具和家具零件。由于全球家具行業已出現金屬化、標準化的趨勢,中國金屬家具和木制家具的增長率遠遠高于木質家具。2005年,中國家具出口中,木制家具占33.83%、金屬家具占14.34%,而包括沙發在內的其他家具占44.33%。但是,從增長率看,2004、2005年,木制家具增長率分別為29.7%、26.5%,增長率最低;金屬家具為40.9%、42.7%,家具零件為43.2%、43.8%,增長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