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0多年的發展,廣東家具產業目前擁有家具企業約8000家,從業人數130余萬人,產值占據全國三分之一強,家具總銷售額占全國的1/3,出口額接近全國總出口額的50%,成為中國家具制造業最發達的地區、亞太地區最大的家具出口基地。
但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之后,廣東家具存在的“出口市場過于集中、抗風險能力弱、出口產品附加值低,以及自主品牌少”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而去年經濟通脹預期和房地產市場的低迷雖在基本面上沒有改變其民生、朝陽產業的定位,但卻讓家居產業整體上進入真正的寒冬。
“經過了為賺取加工費的初級階段和向原材料及銷售環節要利潤的階段,目前行業一些家具龍頭企業的盈利模式已向加強管理及優化供應鏈管理轉移,國外大的家具企業是這種盈利模式。”廣東省家具商會副秘書長兼廣東省家具產業研究院秘書長劉秀說。
除了原料上控制資源、設計上時尚化、生產上專業化,也極為看重品牌營銷上追求強勢品牌和營銷模式的創新。而這也是廣東家具升級的路徑。
現狀
部分企業利潤率同比下降40%以上
根據廣東省家具商會、廣東省家具產業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11廣東家具產業發展狀況”,去年廣東家具產業完成產銷總額約3257.2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1302.88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7.8%。
出口方面,2011年廣東省出口家具及其零件149.3億美元(一般貿易出口與加工貿易出口),比上年增長10.4%。其中,木制家具出口實物量完成6922.39萬件,比上年下降了1.39%。
“廣東家具的主要出口地為美國和西歐國家,去年下半年后,美國和西歐等國受債務危機的影響,國家的購買力持續下降,相應地,其對木制家具的需求量不斷減少,致使我省木制家具出口的增長受到較大沖擊。”
負責此次統計工作的廣東省家具商會、廣東省家具產業研究院專家顧問陳水合教授表示,據國家海關統計,去年下半年以來,各大木制家具進口國家都減少了進口量,如美國木制家具實物量共進口6360.52萬件,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78%,進口金額為33.68億美元,同比下降0.67%。
而進口家具方面,隨著房地產業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的影響。去年廣東省木質家具的需求量持續上升,進口木制家具金額為3973.16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91%。
盡管廣東省家具制造和進出口形勢較好,但陳水合直言,無論內銷和進出口企業都受到勞動力成本、原材料價格和匯率三大因素不斷上升的困擾,利潤率受到較大影響,特別是一些以出口為主的企業,部分企業利潤率同比下降達40%以上。
為此,廣東省家具商會、廣東省家具產業研究院向行業發出預警指出,2012年行業將繼續面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風險、國際經濟復蘇乏力、人民幣升值、國內居民消費信心不足等挑戰,廣東的家具制造企業必須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把受運輸成本增加、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漲價、匯率不斷上升和出口訂單減少的影響降到最低,并在行業并購重組戰略及三四線市場開發戰略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問題
家具出口企業缺少自主品牌
事實上,在次貸危機等客觀壓力下,除了出口市場結構失衡(以美國和歐盟為主要市場,對兩者出口合計占廣東省家具出口總額的6成以上)帶來的抗風險能力弱,廣東家具行業自身的弊病已不容忽視。
以家具產品的核心環節——質量和設計水平為例,廣東家具雖然經過長期的發展,但在產品質量、產品環保和工藝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甲醛超標、家具材料劣質、使用安全、材料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諸多消費者關注的問題在廣東出口家具中還未得到完全解決,也制約著出口家具企業的發展。
一份數據顯示,廣東作為家具生產與出口大省,家具企業有8000多家,但科班出身的設計師卻不足800人。也就是說,平均每10家家具企業只有一個專業設計師。即使這樣,很多設計師的設計水平僅僅局限于模仿階段,沒有自主的研發項目,具有獨立創作理念和能力的設計人才至今依舊極其缺稀。
而這也決定了廣東家具行業自主品牌企業出口家具缺少,相當多的家具企業產品出口過分依賴于OEM,較少實行ODM(自主設計制造)和OBM(自創品牌),因而品牌力不強。即使生產的是國際知名產品,也只是長期停留在貼牌生產環節,只做到了“中國制造”,甚少看到“中國設計”、“中國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