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避經銷商風險成行業課題
經銷商垮了,賣場失去了租戶,廠家失去了終端,消費者更失去了購物通道,如果一個城市某個品牌的經銷商全部完蛋,更會引發以前賣出去的產品售后服務危機,家居行業洗牌的多米諾骨牌就此推倒。
經銷商洗牌,意味著傳統憑借代理商擴大渠道、提升銷量,從而做大品牌的家居行業的通行經營模式--經銷商模式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考驗。如何規避經銷商風險成為擺在家居行業從業者面前的課題。
面對經銷商危機,曲美家具經過幾天的調查核實,做出了這樣的解決方案:交了訂金的客戶,可以把余款直接打到廠家的賬號,以此提貨,同時將幾個門店的樣品全部清倉變現,保證要求退款的消費者可以順利拿到款項。曲美家具董事長趙瑞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曲美家具經營20多年來從未發生過此類事件,此次事件純屬個案,是由經銷商個人因素導致,同時他承諾“絕不會讓消費者承受損失”。
不過,曲美家具經銷商事件不僅給行業敲響了警鐘,更是將防范經銷商風險提到了議事日程。業內人士提醒廠家要加強對經銷商的管控,密切關注經銷商動態,一旦發現苗頭不對,就該立即采取措施,或是廠家直接接管過來,或是更換經銷商。同時,作為消費者也應引起警惕,購買家具盡量選擇有信譽保障的大型賣場,切記不可貪圖小便宜與經銷商“簽私單”,進行私下交易,一定要與賣場簽訂購銷合同,賣場才能保障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如果經銷商叛逃,那還有賣場負責,滿足提貨或者退款要求。
經銷商在家居經營中的尷尬地位
曲美家具重慶經銷商資金鏈斷裂,導致無法向廠家訂貨、消費者交了訂金無法提貨的局面,只是家居行業經營模式的一個個案。但是,它折射的卻是經銷商在家居經營中的尷尬地位。
分銷,是很多行業采取的模式。一個工廠生產產品,向全國乃至全球發展渠道,以國家、省份、城市等地域為限,有一個或幾個授權經銷商,經銷商作為一個獨立的法人主體,在當地賣場里建立專賣店或者在街頭建立獨立店,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對于廠家來說,經銷商是其銷售產品的客戶;對于賣場來說,經銷商是其出租展位的客戶;對于消費者來說,經銷商是其從廠家購買產品的中介或紐帶。
作為產品銷售中必不可少的中間環節,經銷商的處境往往并不是那么美好:對于強勢的廠家來說,經銷商只是一個買賣的合作伙伴,多一個少一個無所謂,你不干別人會干;對于賣場來說,你不過是個租攤兒的主兒,你不租別人還會租,你租了不賣這個品牌別人還可以租了賣那個品牌;對于消費者來說,今天你賣這個品牌就找你,明天你不賣這個品牌了,就無需再理你。
“買賣”二字貫串著經銷商的經營全過程。與廠家是買賣關系,交給廠家批發價款,廠家就準予提貨;與賣場是買賣關系,交了租金,就給你提供場所開設專賣店,付不出租金,就滾蛋走人;與消費者是買賣關系,收取消費者的貨款,再以批發價向廠家提貨,賺取其中的差價。正是與“買賣”相關,才讓經銷商一環出現問題,就可能殃及廠家、消費者和賣場,形成連鎖反應。
資金鏈是經銷商的生命線,一旦出現斷裂,極有可能造成崩盤。曾在綠之島、亞美特等家具企業做過營銷總監的資深家具人潘雪琪透露,經銷商的資金鏈是處于循環狀態的,假如一套家具市場售價1萬元,批發價6000元,消費者在購買時交付貨款的20%即2000元作為訂金,經銷商向廠家下單生產,待生產完成后支付廠家批發價6000元提貨,而后向消費者收余款8000元送貨,中間的4000元就是經銷商的毛利,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資金鏈斷裂,進入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