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家居賣場的發展已經遇到了瓶頸。有業內人士指出,傳統家居賣場通常只能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個孤立而單一的家居元素,并沒有真正以消費者為導向。
如今的消費者最關注什么?他們的不滿主要針對什么?就這些問題,與眾多消費者、家具企業、行業人士等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溝通。
【問題】
同質化賣場發展遭遇瓶頸
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讓家居行業遭遇罕見寒冬,同時,眾多地產商受到住宅地產政策的擠壓,紛紛將目光投在了可以大面積復制的家居商業地產項目上,由此而導致家居賣場的兇猛擴張,讓整個市場供大于求。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尤其是這些以商業地產方式運作的家居賣場,以銷售鋪面、回籠資金、賺取樓面利潤為目的,將風險都轉嫁到了商家頭上,對于精心培育市場這件最重要的事情,雖然不能說他們“過河拆橋”,但至少不是這些“半路出家”的地產商的“醉翁之意”。這對本已弱不禁風的家居商家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如今,成都家居賣場的發展已經遇到了瓶頸,至于如何才能突破這個瓶頸,似乎也還沒有找到更好的辦法。但是,在吸引消費者的策略上面,成都家居賣場想法卻空前一致:低價促銷。這種簡單的同質化競爭的結果就是:最開始促銷每月做一次,后來一周做一次,到最后每天都有特價。
這種“紅海”戰略最終導致商家甚至虧本也要搞促銷,理由現實而殘酷:“如果不搞促銷,產品賣不出去,虧得更多”。他們往往在促銷的手段上做文章,于是促銷陷阱“應運而生”:
“0”元起拍:據業內人士透露,雖由商城牽頭,實則由商家自行進行操作。拍賣會上便宜實惠的家具產品,被不少內部人士暗中抬高價格,這已成為家具行業潛規則。
價格打折,品質縮水:一些商家在促銷期間在樣品上標注打折價格吸引消費者下單,但當家具成品送達時,殊不知家具內部的填充物等“看不見”的地方,與之前消費者看到的樣品內的填充物可能已相去甚遠。
連環套的“抵用券”:“現金抵用券”的促銷模式曾經風靡一時,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抵用券”卻漸漸開始變質:要不然就淪為商家清空庫存過季產品的法寶;要不然就是消費者用“抵用券”所購商品的價格比市場同等同質商品高得多。
【現狀】
重體驗 消費者呼喚整體家居
不得不承認,更多的家居賣場也許能讓消費者選購各種家居產品的范圍更大,但是居家裝修是一個系統工程,絕不僅僅是各類家居產品的簡單疊加。
如今,散布于各大家居賣場的各種國內外家具品牌種類有上萬種之多,先不說在成千上萬的家居品類中進行精挑細選有多困難,即便是粗略逛完幾十家賣場,就已經讓人瀕臨崩潰的邊緣。
即便消費者勞神費力地選好了自己心儀的每一件家居產品,也只是在實現自己居家夢的路上邁出了一小步。因為這些林林總總的家居產品經過組合后形成的一個家究竟會是什么樣子,只有等家居布置完畢后才知道,而這時候消費者才往往發現實際家居效果既與設計師當初出具的效果圖相差甚遠,也和自己想象的效果大相徑庭。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消費者無法在家居產品買好后第一時間就看到這些產品搭配在一起后的實景呈現。
【業內聲音】
關鍵在于找準消費者的需求
“必須要研究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夠達成由制造向服務的轉型。”掌上明珠家具總裁王建斌認為,家具這個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它與人的關系非常密切,一個人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離不開家具。作為企業來說,我們是一個為消費群體帶來美好生活的人。因此,需要不斷研究消費者的空間、生活方式的變化,更重要的是研究完這項工程以后,還要用有限的資源和能力去打造我們的家居產業鏈。
好迪家私營銷總監孫濤也認為,要提高家具價值和消費服務水平,首先是以需求為導向。家具產業跟其它產業相比,調研落后十萬八千里。家具一直是停在表面,包括房子多大,未來的家應該是怎么樣的,家具行業都沒有做太多的市場調研,了解的東西不算很透徹。
記者手記
關注客戶體驗 成就居家夢想
如今,蘋果的專賣店再也不是簡單的貨架陳列了,他們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體驗空間,在這里你可以體驗他們的產品,也可以下載軟件,這樣的專賣店實現了人和產品的互動,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商品所有權轉移過程。
同樣總有一天,人們會為“體驗”掏錢。好的體驗不但能夠讓消費者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產品,更重要的是能夠為他創造一種前所未有的購買經歷。體驗館、生活館,隨便你怎么定義,如果沒有真正體驗內容的話,那就只能是博人眼球的噱頭而已。
當網絡購物風起云涌、促銷活動層出不窮的時候,顧客體驗成了競爭的關鍵籌碼。希望有一天,走進成都的某一家家居賣場,發現這里不再是簡單的銷售場所,而是居家夢的發源地和創意工廠,從踏進去的那一刻起,我們可以為全心的產品應用和生活情境而發出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