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 年,裝配式行業將進入政策檢驗年。隨著《裝配式建筑評定標準》出臺,低裝配率建筑打政策“擦邊球”空間越來越小。
因此裝配率更高、工期更節省、成本更便宜、節能環保性好的優秀裝配式建筑技術和集成體系,可以說是推動保障性住房建設的不二利器。
傳統澆灌現場
如《通知》中所說,很多城市都通過在裝配式住宅試點地區建設保障性住房。前陣子被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深圳,就在建設保障性住房上頗有經驗。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項目大集合
即將在2020年落成的特色保障性住房——長圳公共住房項目,集合了超高層住宅、高裝配率、全生命周期BIM技術應用、EPC總承包工程管理技術等亮點,受到各界關注。項目上采用的裝配式鋼混組合主次結構的示范樓,突破性的將裝配比率提升至了94%。
長圳項目效果圖
裝配式鋼混結構與現在的市面上為主流的裝配式PC技術相比,有了飛躍性的突破。讓我們來看看裝配式鋼結構與傳統的PC預制構件相比優勢何在?
資料來源:中信建投
傳統的PC結構,裝配率平均僅達到20~30%,這一點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下一階段社會發展的需求了。
相較于傳統的PC預制混凝土,鋼結構具有明顯優勢,其不足之處可以通過與新型材料ALC的結合來彌補,進而實現80%以上的裝配率。而建造成本也將伴隨裝配式產業化發展的加速進程迎刃而解。
根據《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的要求,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
更進一步,《通知》中也明確了鋼結構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應用比例。很明顯,長線而言,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對于可持續發展和民生問題的解決更為有利。因此,國家通過頒布一系列政令要求,輔以相關扶植條例,來促進推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體系的建立和發展。
實際上,縱觀國際住宅工業化的發展進程,并非僅僅通過鋼結構打造一個建筑形態即告完成,這只不過是第一步。
裝配式占領高地的第二步,是新型材料的合理運用。如ALC蒸壓輕質混凝土與鋼結構的匹配結合。其所具備的耐久、隔音、耐火等特性,能恰好彌補鋼結構的短板。且ALC材料施工簡單,不需要抹灰,因此可有效降低單位成本。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ALC材料是為裝配式鋼結構而生的。
ALC這種新型材料不僅可以應用于建筑外立面,也可以在內裝施工中實現很好的效果。
內裝系統作為裝配式領域的重要課題。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侯建群曾經說過:“擁有結構系統、圍護系統、設備與管線、內裝系統才能叫裝配式鋼結構。沒有采用一體化工業化裝修的做法,就不能叫裝配式鋼結構。”
由此可見,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式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缺一不可。未來住宅的工業化務必具備全局視野,拒絕閉門造車或是放任部品、室內、建筑三大領域自掃門前雪。
怎樣看待裝配式住宅的未來趨勢呢?以深圳的保障性住房“長圳”項目為例,其戶型以“有限模塊的無限生長”為理念,由于建筑體和內裝的高度裝配化,其室內無梁無柱,布局和裝修都因而變得更靈活,并可以滿足居住者全生命周期的不同使用需求。
深家協精裝院設計總顧問,原“MUJI HOUSE”木之家項目的負責人土谷貞雄先生,在15年前所打造的作品“木之家”已經反映出了這種趨勢:
木之家整體采用裝配式SI結構搭建,內部空間像一個方正的盒子。全屋沒有用墻體進行隔斷,而是采用部品來規劃空間。這樣的方式可以滿足居住者的全生命周期需求,靈活、高效、低成本的變更調整室內戶型。整個室內空間猶如一張空白“畫布”。
配合INFILL(0)~INFILL(+)理念,我們將空間想象作畫布,根據未來的視角變換確定“畫布”上的內容。
同樣,2020深圳國際精裝住宅展,將于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以現場裝配式施工的方式,挑戰24小時打造居住理想空間的特別任務。現場的建筑、室內、部品設計,都將由2020深圳國際精裝住宅展的特邀策展人土谷貞雄先生完成。
土谷先生傾向于將建筑、室內的設計感降低,通過強大承載居住者實際使用需求的裝配式部品,來提高住宅的空間利用率。同時,整個建筑體本身也是通過裝配式鋼構+ALC材料的應用實現。通過這樣的展現方式,我們試圖為居住者描摹出一個理想住宅快速實現的全過程:
建筑高度裝配化
讓室內矩形空間嚴絲合縫
集成化設計的部品
經過簡單拆組、擺放
就能快速創造一個全新的戶型
在這里每個日常的細節擁有線性的滑軌
生活舒適、簡單、流暢
我國精裝房市場迎著政策的春風蘇醒。裝配式技術成為了加速精裝住宅產業化的步伐不可或缺的力量。馬克思認為,社會關系和生產力密切相聯。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著生產方式即謀生的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系。隨著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已經煥然一新,居住的美好未來值得遐想。